[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15

柳嫂子嘴角都压不下来,笑说:“还没一撇呢,不过之前听二奶奶身边的平儿姑娘提了一嘴,说看我干活倒利落。”

朱绣心道,原来提拔这柳嫂子出头还有平儿的缘故,怪道茯苓霜一案平儿倒帮了柳嫂子一把。

且说到了梨香院,果然小巧精致,已有粗使婆子把里头打扫干净了,各式摆设也放整齐了。朱绣转了一圈,十来间房舍,住两个嬷嬷并几个丫头倒宽敞的很,只是日后那薛家一大家子住这里怎么住的开?兴许是王夫人为了给妹妹一家提身份,才特意把这先国公荣养之处给妹妹家住。只是这么一想又不对了,既然是贵重的地方,怎的后来又让十二个小戏子住进去了?

这府里的规矩,有些实在让人难懂的很。

梨香院的正房是一明两暗两耳共五间的格局,现下虽开了门,但两个嬷嬷哪个住进去都得罪人,故而朱绣才来就有小丫头来传话,说她侍候的朱嬷嬷将要住在东厢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她就在东梢间安置了。

早有粗使的小丫头帮着把衣服铺盖搬来了,朱绣忙谢过,又摸了几个铜板塞她手里。

可巧西厢房伺候何嬷嬷的丫鬟也来了,朱绣抬眼一看,竟是正院里的绣鸾,忙笑道:“原来是姐姐,绣鸾姐姐好。”

绣鸾是王夫人跟前的二等,怪不得赖嬷嬷立刻就升了自己做二等呢。

绣鸾懒懒的,显然对被外派出来伺候嬷嬷这事不太满意,笑着说:“还没恭喜你升了二等呢,我们那儿的青锦丫头都疯了,来来回回说了好几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自己升上去了呢。”

“多谢姐姐们素日里照顾她。”朱绣笑的开怀,她和青锦要好,熟惯些的丫头都知道。

“成了,你忙去罢,我犯了秋燥,先去躺会子去。”绣鸾摆摆手,径自去西次间歇着去了。

柳嫂子眼瞅见绣鸾大模大样的住进了西厢次间,朱绣丫头却安置在东梢间,心里也道这绣丫头有成算,那些宫里出来的嬷嬷能没有个随侍,到时候反倒叫人家自己带的往远了住?

朱绣这边先把自己屋里收拾妥当,又进了东厢正间细细察看:摆设一应俱全,应了荣国府的气派,很是富贵好看,但要说舒适,还差些意思。

柳嫂子是来收拾小厨房的,就见朱绣来来回回把东厢的被褥都搬出来晾晒上,又把枕套绣垫拿到后头浆洗了,又将茶壶杯盏等一应物件洗干净摆好,又一溜烟从针线处领来针线笸箩、秀绷子、各色绣线,还有蜡烛、漱盂、香炉…零零散散等物。

“你这心眼也忒实了,好丫头,一晌没见你歇口气,快喝口水。”柳嫂子已清点完小厨房新送的家伙米粮煤炭等物,一边递了一盖碗茶给朱绣,一边朝西厢努嘴:“人家那边可歇觉歇了一晌呢。”

朱绣心道,这不能比,人家那边是正院的丫头,有底气。自己虽也升了二等,可仍旧是没着落,这差事是暂时的,等贾大姑娘进了宫,正院那边还能把嬷嬷留下来教导剩下几个姑娘?必定门儿都没有。到那时,自己往哪去,还得两说,现在敢不尽心么。

——

不几日,赖大家的和周瑞家的就亲自引着两位陌生的嬷嬷进来梨香院。两位嬷嬷一高一矮,高个的斯斯文文的,没有随侍跟着;矮个的模样长得比高个俊俏些,身边带着一个四五十岁的婆子。

赖大家的请高个的朱嬷嬷进东厢,周瑞家的就引着何嬷嬷去西厢,那位矮个的何嬷嬷在西厢转了两遭儿,见摆设富丽,心下觉得满意,又脚下一顿,转头去了东厢。

这朱嬷嬷一进东厢,就看出来这里的收拾的人是用了心思的,窗台脚踏抹的一尘不染,帐子绣幔都清爽干净,靠背绣垫离近了还有一股新熏洗的清香;落地罩里头的圆桌上,那茶壶里还往外冒着热气……

何嬷嬷来这边转了一圈,什么也没说,就又回去了。

后头跟着周瑞家的心里一咯噔,两边摆设都大差不离,但明眼人一瞅,就知道东厢收拾的好,是个能直接住进去的地方,西厢这边,很多零碎物件还没摆上呢。

到了晚上,朱嬷嬷就更满意了,晒透的棉被褥子松松软软,还透着股子阳光的香气,果然一宿好眠。

西厢何嬷嬷屋里,绣鸾用汤婆子给熨烫了半宿的被褥,何嬷嬷才愿意歇下。绣鸾委委屈屈在脚踏上睡了,不住在心里骂老婆子事多难缠。

第11章大胆的娘

许是一来就被暄软的被窝的收买了,朱嬷嬷对朱绣的印象极好。

朱嬷嬷是姑苏林家的供奉嬷嬷,林家夫人贾敏对自己的娘家那是万分信任,昨日一到荣国府,林家随船来的管事娘子们同朱嬷嬷一起进去拜见了史太君,只道让朱嬷嬷随贾家安排,竟连一个小丫头都没给朱嬷嬷留,展眼就走开了。

饶是朱嬷嬷历事颇多,也暗自咋舌不已:再是娘家,也没见过这样行事的。

朱嬷嬷本来还思忖着趁林家女人没走,还是得要个相熟的婆子留在身边作伴兼使唤的好。不想贾家分派的丫头,竟难得的周到细致,可巧的还是个本家,一见之下就觉得合眼缘。她自己晚间想了想那林夫人的行事,要个婆子事小,只怕那林夫人多思多想,反两相都不美。

索性罢了那想头,次日叫朱绣挪到东次间,挨着她作伴。

这时节已过霜降,小选就在明年七月,这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时间,是以,两位嬷嬷一经安顿下来,就接管了贾元春的教养事务。

梨香院幽静偏僻,贾元春便每日辰时过来,朱嬷嬷、何嬷嬷轮番在正堂教导她。

贾元春是受过嬷嬷调教的,大面上的礼节规矩都熟悉的很。荣国府特意请这两位宫里出来的嬷嬷来,一则是为了教导元春学宫女如何行事,教她低下头走路;二则贾家如今连个能上朝的人也没有,宫里更是亲眷全无,消息不灵通的很,贾家指望两位嬷嬷能告诉元春些宫闱秘辛,再不济说些皇后妃嫔的脾性喜好也好。

“头一则倒不难,这大姑娘虽然心气颇高,但在这上头也能弯下腰,那些睡卧规矩学的极快。”朱嬷嬷边教朱绣刺绣,边随口道:“后一则不说也罢,宫里的贵人们哪个是好相与的,大姑娘要抱着投人所好的心思,恐怕日后要吃教训。”只是她劝也劝了,那大姑娘全然不放心上。

至于宫闱秘事,就是亲侄女亲甥女都不敢吐口,这府里的当家太太当真好大的口气,暗示不成就贿赂诱迫,叫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有个大胆的娘,那贾大姑娘现下虽看不出来,只怕私底下也是敢妄为的,朱嬷嬷在荣国府还不足一旬,已心生退意——本觉得林家是书香清贵门第,到她家做个供奉养老也还使得,不想林夫人的性子敏感多疑,她这娘家更了不得,上上下下乱糟糟的,偏又眼空心大,镇日这个将来有造化、那个日后必成大器的吹嘘不停,那位宝二爷的玉,更是翻来覆去说过多少回。朱嬷嬷都替他们觉得脖颈发凉,这要是上头的贵人们当了真,一家子性命都得折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