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官途_分节阅读_138

四月初六,永康帝将举行万国朝会,同文武百官一起接待所有来访的使臣。而这个朝会,必然也是鞑靼使者最好借题发挥的地方!

林清正是为着这个而发愁,如何能不废一兵一卒,将这群鞑靼使臣再打包送还回去呢?

第一百零八章:和亲

四月初六,保和殿。

今夜永康帝大宴各国使臣,整个皇宫内外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帝后将会共同出席万国宴,皇后也下了懿旨,请有诰命的夫人也可携家眷一同前来,共享盛宴。只不过因着男女有别,到时候皇后会带着众女眷到偏殿,偏殿和正殿只不过隔了一层纱幔,若是想看看正殿里的人还是可以的。

这也是惯例,大明民风还算开化,街上抛头露面的女子不少,只是那些官家女子、大家闺秀还是非常含蓄内敛的,基本上还是在闺阁中娇养长大。只是这样一来,交际太少就难以觅得如意郎君,毕竟如果家里看中了哪个男子,若是私下里见都没有机会见一面,那也确实太过让人不放心了。

所以每当宫中有大型宴会,那么一般皇后都会为这些诰命夫人做个好人,将女眷们也都请过来,明着是国宴,暗地里有可能就是一个大型相亲会。如果有合心意的,那就宴会后再续缘分。

因着这些个原因,这次宴会举办的非常盛大,原本就有十几个番邦国家的使臣赴宴,而京中正七品以上的官员也都来参加了。想想也是,一般能坐上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可以做爹的年纪了,哪里还有几个风华正茂的未婚男子?七品卡的刚刚好,连林清翰林院里的那批老同事也都来了。

可以说,古人迂回策略的智慧是绝对不容小觑的,方方面面都思虑周到。

如此一来,偌大的太和殿自然摆不下那么多席案,一直延伸到前面的乾清门,官位高一点的坐里面,官位低的那当然只能坐在外面。林清正五品郎中,就像他早朝时候的位置一样,正好挨上太和殿的最末的一个角落,倒也是乐得自在。

此次所有的番邦使臣一列,大明的文武百官一列,面对面而坐。大明官员自然忍不住就互相交头接耳,对着那些番邦使者评头论足,毕竟过去几年只有寥寥几国还来大明朝贡,每次来也是波澜不惊的,永康帝走个过场,赏赐了点东西也就过去了。

甚至有人还笑称,这什么藩属国朝贡,明明就是穷亲戚打秋风,眼看着家里没粮了就来大明讨点赏赐回去。

只是这次到了十几个番邦国,人数上浩浩汤汤,又各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围坐在一起前来给大明朝贡,让大明的官员也忍不住产生了一种自己的国家不愧是天朝上国的荣誉感,连胸膛都挺了几分。

而林清却敏锐的发现,这次的番邦小国,隐隐都以鞑靼为首,使臣们对着鞑靼王子十分谦和。而布日固德也大马金刀地坐在第一排,举手投足间非常自信,放佛这里就是他的主场一般。那些其他国家的使臣也频频与布日固德交谈,并且还不需要翻译!

这一点让林清非常吃惊!布日固德的汉语是属于那种听得明白,会说一点但是说不好的状态,现在看他的神请是交谈自若,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和他交谈的人是在用蒙古语。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那些小国眼里,不是汉语是唯一需要他们学习的他国语言,蒙古语也是!

语言原本不代表什么,但是随着国力的悬殊,语言也会有生命。弱者总是会学习强国的语言来获取更多的机会,就如未来世界明明是天朝人最多,但是汉语却不是使用最多的语言,英语才是!甚至在天朝英语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生存本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要学会这门语言。

往深里讲,语言也是带有政治色彩的。至少现今的局面,在那些其他使臣眼里,鞑靼的国家地位丝毫不在大明之下!光这一点,就足够让大明的子民们敲响警钟了!

可惜的是,林清放眼望去,在整个大明最重要的政治中心里面,那么多人言笑晏晏、毫无紧张之感,看来又有多少人真的能有这种危机意识呢?

“三皇子到——五皇子到——”

“太子殿下驾到——”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传唱太监唱到皇上驾到,宫乐声顿起,殿中所有人都起身行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林清低着头,看到朱色的袍角在自己眼前闪过,停顿了大概两分钟,才听上面传来了永康帝的声音:“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陆续入座。

今天大家都是坐着的,没人挡着林清,虽然隔得远,林清倒也还是看清了帝王帝后。

永康帝今日穿上了皮弁服,是接见四夷朝拜的正装,朱红色外衣以金线绣成五爪金龙,华贵庄严;而陈皇后则是一身红腹锦鸡为花纹的礼服,头戴九龙四凤冠,上有四条金凤,每只凤凰口衔明珠,更称的陈皇后容颜明丽,让人不敢直视。

算起来陈皇后今年也是三十四五了,但是竟还能保持这样的二十几岁的容貌,可见其保养之功。陈皇后出身虽然不算太高,但是能在这步步为营的后宫做了近二十年的皇后,诞下一子一女,儿子还能直接被册封为太子,看来这陈皇后也是不容小觑的人物。

陈皇后只是露个脸,一会儿等女眷到前面行礼过后,就会带着女眷一起去偏殿。

林清的目光又转了转,落到了太子赵贤身侧的两张席案上,就是刚刚进来时通报的三皇子和五皇子。

永康帝如今有五子四女,或许是将太多的心力放在里求仙问道上,又常年嗑药,永康帝的子嗣不算多。赵贤排行老二,他上头本来有个哥哥,可惜不满七岁就夭折了;三皇子赵炎的母妃是庄贵妃,庄贵妃娘家是几代武将,手掌十万兵权,算是后台比较硬的。可能因为外祖家的基因,这三皇子为人也杀伐果断、刚毅坚忍,在未册立太子时,呼声最高。只是永康帝似乎并不宠庄贵妃,对她只有敬而无太多爱,最后还是立了赵贤为太子。

当然,其实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永康帝确实是够多疑。试想一下,若是立了三皇子为太子,原本就得众文臣的心,再加上外祖家的兵权,永康帝每每想到这个场景,心中就会忐忑。

五皇子赵琏的生母是安嫔,据说原本是宫女出身,被永康帝醉酒临幸,事后都抛诸脑后了,但是那安嫔也是运道极好,一夜就怀上龙胎,逼着永康帝不得不捏着鼻子给她晋了位分。只是不得宠,如今只能守着儿子过日子。

剩余的六皇子赵宇和九皇子赵曦的生母,一个是大理寺寺卿之女,一个是黄阁老的嫡亲侄女,在宫中的位份在四妃之列。这两个皇子也颇受永康帝喜爱,只不过如今年纪尚小,六皇子八岁,九皇子才五岁,所以今天便没有出席宴席。

永康帝还正当年,等后面几个皇子都成长起来后,依着赵贤的能力心性,后面才是真正的腥风血雨啊!

林清有些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只感觉满天下的难题今天都聚集在这个宴席中了,真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内忧外患!

随着永康帝说完祝酒词,所有人都一起举杯饮下,然后命妇们携着家眷到正殿拜见帝王帝后。

刚刚还全是男人的大殿中突然来了一群脂粉佳人,大明官员含蓄,就算想看那也是用视线的余光看看,但是番邦使臣则是双眼盯着那些官家小姐看,让一些官家小姐蓦地红了脸。

就在香风倩影一位位从林清身边经过时,林清感觉到有一道视线一直盯着他,忍不住抬头就看到一位二八年华的俏丽佳人冲着他抿嘴一笑。

林清在现代所受的礼仪教育这时不自觉地就展现了出来,陌生人冲他微笑,他自然也回以微笑,没想到那姑娘看到林清的笑容后,竟是神色一变,直接用凤眸瞪了林清一眼,让林清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等到皇后行礼,带着所有女眷坐到偏殿后,刘全刘公公拍了拍手掌:“歌舞起——”

话音刚落,就有一队舞娘迈着小碎步走入殿中,然后踏着宫乐的节拍开始轻歌曼舞起来。

那些舞娘个个容貌美艳、身姿曼妙,随着歌舞起伏,让在场很多人都看的如痴如醉。

林清没有什么音乐细胞,对这种慢节奏的舞蹈也是无感,一个人在角落中无人关注,只自顾自喝酒吃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位番邦使臣开始轮番向永康帝敬酒,赞美之词说的比自己母语还好,什么大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什么帝后和睦、臣子忠心;什么皇子个个龙章凤姿,公主每个娇艳美丽......

总之什么好听捡什么说,反正只不过是嘴巴一张一合,根本费不了什么力气。那些做过了使臣的,哪个嘴皮子不利索?

永康帝被哄得异常开心,如果说是自己的臣子这般说,难免有谄媚侍君之嫌;可是被这些番邦之人一哄,永康帝甚是有一种在自己的治理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之感。

而那些使臣心里却都明白,讨好了永康帝,给足了他面子,到时候走之前才会给他们赏赐更多的东西带回去,才算没让他们不远万里白来这么一趟。

大家各怀鬼胎,倒是也其乐融融,无比和谐。

等一众使臣都讲完后,鞑靼王子布日固德也站了起来,走到中央手中举着酒杯对永康帝道:“皇帝陛下,您培养了好子女!干!”

布日固德说的有些磕绊,用词也不算准,但是在座的也都听懂了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夸永康帝的皇子能干。看到布日固德将杯中酒豪迈地一饮而尽,永康帝兴头也上来了,举起酒杯和他对饮了一杯。

只是酒杯还没放下,却听到了布日固德接下来的话:“所以,我想娶四公主为妻,还请皇帝陛下准许!”

永康帝猛地将目光锁在布日固德身上,刚刚还带着笑意的脸上如今只剩寒意,手中的酒杯重重拍在案上,顿时酒杯就四分五裂:“放肆!”

刘全见酒杯碎片四溅,十分胆寒地跪了下来,膝行过去:“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小心别伤着自己呐!”说着话,同时眼神递给旁边伺候的小太监,让他赶紧将碎片收拾掉。

保和殿中其他官员自然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酒杯,将目光汇聚到了布日固德身上。

这鞑靼王子究竟想干什么?!怎么可以求取他们的四公主?那可是要四公主和亲啊!

圣祖皇帝当年开国时候便立下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今立国百余年,从没有一位公主是和亲出去的,四公主赵雅与太子殿下一母同胞,是最尊贵的嫡出公主,这鞑靼王子好大的口气,竟然是要求娶四公主!

鞑靼和中原几百年的斗争,又怎么会不了解大明的外交方针?此刻提出这样的要求,根本不是真心求娶,这明明就是拿着大明整个国家的尊严在地上摩擦啊!

赵贤当先一步,就冲到了大殿中央,咬牙单膝跪下,声音中带着极大的怒意和不满道:“父皇,此事万万不可!还请父皇明示!”因着愤怒,赵贤整个人身体崩的极紧,看向布日固德的目光中也满是愤懑。

永康帝还没开口,布日固德好像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周围人不善的目光,也不在意永康帝刚刚的怒气般,轻松一笑道:“那看来大明是看不上鞑靼,不愿做朋友了。”

轻轻的一句话,却让永康帝原本要脱口而出的话,一下子凝固住了。

第一百零九章

其实若说满朝文武看不出鞑靼这次前来朝贡的蹊跷,那就也太小看这些成天玩弄心思、浸淫权术的人了。只不过大明的江山、百年的基业,如此稳如泰山,这些人还沉浸在荣耀、虚妄之中,纵使知道这几年鞑靼一族强横,骑兵铁蹄之处,所到披靡。但是因为有着瓦剌牵制着,自家又地大物博、兵强马壮,只顾着自己人窝里斗,不肯睁开眼睛看看这风雨飘摇的江山。

大明自建国以来就重文轻武,宣扬以儒家治天下,以任孝治国,对那些茹毛饮血的番邦之国都嗤之以鼻。或许也有人看明白了,只是不愿意相信如今的鞑靼可以嚣张到这个份上罢了!

布日固德声音很大,偏殿中的女眷听到这句话后也是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四公主赵雅身上。原本四公主赵雅正坐在陈皇后下首,和陈皇后亲密交谈着,脸上表情也甚是愉悦,此刻听到布日固德的“求亲”之言,脸色“唰”地一白,抬眼望向自己的母亲。若不是从小所受的教育,赵雅此刻绝对维持不住应有的仪态了。

在大明做公主还是非常舒服的,一般后宫女子不干政,公主们既不用作为政治筹码和亲,也不用参与前朝的争斗,出嫁后还有自己的公主府,只要不是太过想不开,去掺和自己不该掺和的事情,那么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尤其是赵雅,母亲是陈皇后,哥哥是当朝太子,在所有公主里面她也是头一份的,甚至比起她哥哥赵贤,永康帝还更宠爱赵雅一些。如今她刚刚年满十五,此次大宴陈皇后也是有心想要帮赵雅相看相看各家名门公子,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驸马人选。可谁知道听到的却是布日固德的求娶之言。

陈皇后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心中自然是百般不愿,甚至想冲到正殿中指着那个无法无天的鞑靼王子骂上一通,什么番邦蛮夷,还想肖想她最宝贵的公主!只是外面是男人的天下,她虽然贵为皇后,此刻也只能坐在偏殿首位,提心吊胆地将女儿的身家性命交到外面男人的手上。

陈皇后冲着赵雅摇了摇头,示意她稍安勿躁,用着只有两人才听得到的音量小声道:“放心,咱大明到现在都没有一位公主是和亲出去的,有你父皇和满朝文武在呢,不会同意的。”

听到陈皇后的话,赵雅才悄悄将心放了放,只是神经一直紧绷着,耳朵支棱着,听着正殿里的声音。

高明远作为内阁首辅,此刻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他缓缓地站起身,对着鞑靼王子行了一礼道:“王子殿下,或许您不知道,我们大明的公主从不和亲的,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绝非我大明与鞑靼不友好,若是您真心喜欢我大明女子,倒是可以从大臣中的适龄女儿中给您选一位做妻子。”

高明远说话不疾不徐,态度也亲和,一下子就把刚刚的那股火药味给压了下来,而他这话说出来,永康帝也是神色一松——这个主意好,又不用伤了大明的颜面,也不会和鞑靼闹的太僵,两全其美,两全其美!

只是大殿中的官员,有适龄待嫁姑娘的,却是心里一致在吐槽高明远!高首辅这话说的轻巧,他几个嫡出的姑娘都嫁了,事情落不到他头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鞑靼王子一看就是个粗鲁无礼的,鞑靼那边又是苦寒之地,自家娇花一样的姑娘嫁过去,能活的过几年?

高明远脸上是笑着的,可是心里也知道这话说出去得罪人,奈何有什么办法?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做首辅的心里还没有数吗?兵部那边年年吃了多少空饷,户部那边又吞了多少银子?如果真的惹怒了鞑靼,到时候鞑靼王子一回去,一商量,就要开打怎么办?鞑靼早就对中原这块肥肉虎视眈眈,日里夜里都打着大明的主意,如今鞑靼势力渐大,再策反了瓦剌,大明真不一定敌得过!

如今有方法若能安抚住这位鞑靼王子,那当然是最好的,用一个官家小姐换大明安定,换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怎么都值。

偏殿里原本那些落在赵雅身上或探究或可怜的目光,如今一下子全散了,那些窃窃私语也都停了下来,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沉默,整个偏殿坐了一百多人,却奇异地落针可闻。

永康帝认为是两全之策,谁知鞑靼王子却不屑地笑了起来,接口道:“四公主国色天香,我才想让她做王妃,中原其他女子我不感兴趣。若是皇帝陛下不舍得四公主,那么就算了。”

这句算了,虽然说得话不恭敬,但是却让全场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是这口气还没完全松下去,却听布日固德继续道:“不如就请皇帝陛下赏赐我白银五百万两,让我回去后好向族人炫耀大明皇帝的慷慨!”

五百万两?!户部尚书孟景荣差点没跳起来!这鞑靼王子还真敢提,大明如今一年的国库税银才只有一千万两白银不到,若是碰上天灾**,这点银子还应付不过去。鞑靼王子一开口就是要五百万两白银,要了大明国库整整一大半的税银,这和抢有什么区别?!

而他们鞑靼又朝贡了些什么东西呢?礼部呈上来的单子他早就看过了,折合白银不过数千两。打着朝贡的名义出使大明,合着是想让大明给他们鞑靼上贡吗?

话里说的好听,也不用和大明和亲了,还向族人炫耀大明的慷慨,大明能慷慨的了吗?

永康帝虽然不热衷朝政,但是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心里还是有数的。这个五百万两,还真是开的非常的让人难受,你说拿得出,是拿的出。将国库里的银子拼拼凑凑够的,但是拿出去之后呢?大明的百姓要怎么办?今年上半年还没过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有那么多需要花银子的地方,永康帝就算再不通俗务也知道这没银子老百姓过不下去,没银子一个国家也过不下去啊。

只是若不给,那鞑靼王子脸上浮现出一抹阴狠的笑意,放佛成竹在胸,根本不怕你大明皇帝不爽,同时还挑衅似的看了眼太子赵贤,心想着在城门口你下了我面子,如今我要让你老爹都在群臣面前丢尽脸面!

永康帝玩弄心术、制衡朝堂一流,年轻时候也有开疆扩土的野心,但是这么多年早就淡了。人年纪大了,就想着安稳,根本不想引起两国争端。若是一个不好,大明在他手中亡了,那么他就是千古罪人啊!

况且,看那鞑靼王子的神色,根本不惧你不答应,难道这次鞑靼就是故意要惹怒大明,以此开战?!

古代人都讲究开战要名正言顺,若是鞑靼就是要这一份“名正言顺”,大明拒绝不是正中下怀了吗?

永康帝能想到的,自然内阁几位阁老也都想到了,一时间,真真是举棋不定,难以抉择。

上面的大佬不发话,下面的官员自然更不敢插嘴,而坐在大殿内最角落的林清,此刻却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如果说以前发奋读书,还是因为惧怕前世因果,自家身家性命有碍,那么如今就是惧怕自己真的会成为亡国奴!

林清毕竟没有进入政治的最中心,很多情报也只能从太子那边获得,而太子这边的情报也不够详尽,或者说搜集情报的人没办法搜集到林清想要的信息,所以林清能知道的东西有限。

据林清所知,如今大明最大的两个敌人就是鞑靼和瓦剌,只是因为鞑靼和瓦剌同争一片草原,积怨也深,所以两国经常交战。他们都会在寒冬之时休战,牧草不丰就来大明边域劫掠,抢劫一些东西好过冬。大明军队也会抵抗,但是十战九输,因为边境之地本就不富裕,文风也不盛,大明武将有时候甚至还会瞒下战报。所以中央这边知道一些边境的交战,但也没有过多的去在意,毕竟都是一些小打小闹。

因着鞑靼和瓦剌互相牵制,所以朝中上下都不认为他们会大肆攻打大明,对于这次鞑靼出使,虽有疑虑但认为并非战事。可是如今鞑靼王子在大明的国土上如此强势,让人联想到最近鞑靼和瓦剌已经好久不曾听闻交战的消息,忍不住就在想他们两家是不是要联合攻打大明?!

鞑靼王子那一句,“看来大明是看不上鞑靼,不愿做朋友了。”就足够让那些大明臣子揣摩许久、胆颤许久了。

只是林清凭着现有的信息分析,却认为事情真相应该并非如此。布日固德很有可能是虚张声势,借机探听大明虚实,若是大明答应了鞑靼这些无礼条件,才是真正露了怯,让他们有想法攻打大明!

若是鞑靼已经和瓦剌相勾结,决心攻打大明,那么鞑靼派遣王子出使就没有意义了,只为了触怒大明,若万一将布日固德作为质子,倒反而不利,毕竟林清了解到布日固德是鞑靼王最宠爱的王子,最有可能登顶王位。而如今鞑靼王子亲自前来,自然是要获取第一手情报,并且获取情报的人要足够让鞑靼王信任。

对鞑靼来讲,不管是和亲还是给银两,他们都不亏,尤其是给了银两,第一他们有利可图,用着大明的银两供养他们的军队;第二也知道大明如今早已不是百年前的大明,为了平息战争甘愿掏银两熄火;第三更显示出大明的富饶,让这些塞外之人对中原大地的掠夺之心更甚!

所以这五百万两是万万不能给的!非但不能给,还需要摆出态度地拒绝!否则,国将危矣!

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林清他的家人,他的同窗,他的好友,他的师长,在乱世中又会经历什么?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呐!

“启禀陛下,微臣工部郎中林清,求请陛下准许微臣和四王子殿下进行比试!”

原本随着布日固德讲完话,就陷入一片沉寂的大殿中,突然响起一名一道少年人的清越之声,声音郎朗,如明珠坠落般清脆,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大殿中人再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乱七八糟的,刚刚还在说着五百万两的事情,怎么突然就跳出来一个人说要和鞑靼王子比试?而且还是个工部郎中的文官!

随着林清从角落的位置行至御前,很多人也都看清了林清的面容,见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清瘦少年郎,个子看着倒是不矮,但是身上也没几两肉啊!等站到布日固德身边一比,一个身高近一米九的大高个,浑身上下满是肌肉,草原上人人尚武,这四王子一看就是个练家子的;而林清呢?虽然也有近一米八,但是站在布日固德身边还是矮了半个头,典型的文人形象,露在官袍外面的手都是清秀修长的,一看就是拿笔的手,和“比试”这种武人的词汇根本搭不到边。

难道这小子是想哗众取宠?比试指得是文斗不是武斗?可也太唐突了,在皇上面前如此放肆,难道不想活了?!

只是此刻林清已然站定在御前,别人再是惊异也不能再说什么了。

布日固德对林清打断他的话非常不满,他正要看看大明皇帝的态度呢,这个瘦弱的跟小鸡仔一样的人跑过来说什么比试,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皇帝陛下,你们的臣子很无礼啊!他有什么好和我,比试的?”布日固德双眉一扬,语气十分不好。

永康帝对林清倒是有印象,这是太子钦点的状元,青词也写的好,至于其他永康帝就没有印象了。此刻林清打断了刚刚布日固德的话,他心底是松了一口气的,但是林清的话确实没头没脑,让他也不由得蹙起双眉:“林清,大殿之上,不得放肆!”

林清立马单膝跪地,脸上表情异常诚恳,一字一句道:“微臣听闻鞑靼有一习俗,部落中人可以任意挑战其他人,挑战成功的勇士就能对失败者有生杀予夺的权利。鞑靼王子对我大明陛下不敬,先是随意求娶我大明公主,后又信口雌黄要巨额赏赐。明明是来履行藩属国的义务,我们以礼待之,如今却是不知好歹,屡屡犯上!微臣林清,愿以一己之命,立下生死状,同四王子比试一番!”

林清的话说的铿锵有力,字字珠玑,将刚刚鞑靼王子带给在场众人的压迫感一扫而光,布日固德看向林清的目光中也是满眼喷火,怒不可遏!

作者有话要说:厚着脸皮再求一下新文的预收,大家多给作者君一些信心,求求预收~~~蠢作者乖乖码字,喵喵喵~~~

书名:女配在上(穿书)作者:参果宝

链接:et/onebook.php?novelid=3879249

方法:手机版在书页详情上戳一下作者专栏就能看到新文,网页版戳蠢作者笔名参果宝,嘻嘻~~

简介:

作为能够拳打西山猛虎,脚踢四海游龙的散打冠军、新时代女性顾长歌,只不过看了一本无脑就穿越了,还穿成了中的女n配顾长歌。

话说人蠢就要多读书,这个原主顾长歌胸大无脑、空有美貌,成天做着和男主双宿双飞的黄粱美梦,用着拙劣的计谋想要除掉女主,却被女主一脚踹给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做正妻!

好么,一睁眼的剧情就是被那该死的纨绔楚恒给推倒在地。

于是,原本颤颤巍巍的小白花,前一秒还哭哭啼啼、要死要活,后一秒就突然暴起,对着新姑爷楚恒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众人:.........(目瞪口呆,惊恐状!)

楚恒: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眼冒金星中)

顾长歌:人狠话不多,今天就能废了你!

男主:真纨绔·伪君子

女主:真暴力·假白花

第一百一十章

这是**裸的挑衅!

布日固德原本就想要看大明服软的样子,就想在大明的百官面前,下大明皇帝的面子,可谁知道人家皇帝还没说话呢,就冒出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大言不惭地说要挑战他,以命相搏?!行,那今天就让你这个小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鞑靼勇士!

“林大人是吗?你既然知道我们鞑靼的规矩,自然也知道我们一向只有武斗,可没有你们大明人那些吟诗作赋的东西!”布日固德也知道,大明人多狡诈之辈,最会设语言陷阱,到时候说比试,结果搞个当众作诗什么的,那他哪里懂这种东西?自然一开始就把基调落实了——武斗!

永康帝有些一言难尽地看着笔直跪在下面的林清,真是不知道这少年发的哪门子疯!若说生气,倒也不是生气,毕竟下面有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为着大明荣誉连自己命都可以豁出去不要,比之那些在下面闷声不吭的老臣、重臣,显得要真挚诚恳许多,难得让永康帝心里有些熨帖之感;只是若说真的赞许,那更称不上,一眼瞧过去这两个年轻人,感觉布日固德一只手就可以将林清给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