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主黑月光_分节阅读_70

他觉得纵使他性子开朗,拥有一身旺盛阳火之气,平日里也不免感觉阴寒,甚至大气都喘不了一口。

“老师,以后请多多关照了。”方寒扬起两道粗浓的眉毛,睁着一双神气的大眼,笑嘻嘻地同池砚拱了拱手,一点也不认生。

池砚对于相术亦有所涉猎,他一看方照的面相,见他前额开阔高挺,眉目疏朗,便知道他是个心胸开阔,正气十足之人。

这人倒是莫名的符合他的眼缘,七公主她似乎对他很了解。

池砚内心微微波动了一下,便轻轻颔首,领着方照去往垓下学宫。

坐在马车上,方照好奇地打量着池砚,这人深受哥哥方寒推崇,还有七公主似乎也十分喜欢他。

“老师,听说外面有很多女人在追求你,我干娘不放心,便叫我来给你当书童,其实主要是命我看着你,免得你招惹了一堆花花草草。”

方照从车厢正中央的小几上拿了一块糕点,用手抛到空中,再用嘴巴去接住,吧唧的咬了几口,含糊道:“老师,你放心,大家都是男人,这些事,我都不会和干娘说。”

方照性格大大咧咧,有点自来熟,话也挺多,有时候,不用池砚说什么,他就一个人叽里呱啦,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大堆。

池砚默默含笑听着,目光带着一点赞许,一点也不像他哥哥方寒和七公主,动不动就皱眉,一脸不耐的样子,因而方照备受鼓舞,宛若滔滔江水一般,倾诉不断,直到喉咙冒烟了,还欲犹未尽。

池砚适时的给方照递了杯茶水,还语气温和道:“慢点喝。”

方照的母亲死的时候,他才四五岁,根本不记得母亲的慈爱是什么感觉,可是面对池砚的轻声细语,他忽然感觉浑身暖洋洋地,不由伸开胳膊,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

池砚听方照说了一路,但却从他的话中并未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只知道方照有个很严厉的哥哥,他在七公主手底下办事,至于方照,他似乎被养得很单纯,对七公主的事情,了解得并不多。

等他把事情在脑袋里理清楚,垓下学宫便到了。

池砚如今已经不用再来垓下学宫听学,不过这里的学官郗冠请他来这里讲学,所以他每天早晨会来这里一个时辰。

在垓下学宫听课的人,他们大多是大晋未来的从政人选,池砚考虑自己没落世家的身份,在朝堂上远不如世家子弟一般,党羽林立,因而以老师的身份在这里讲学,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日积夜累之下,他能赢得世家子弟的敬重和拥戴,待进入朝政以后,他所面对的阻力便会小许多。

一开始,他讲学,确实遇到很多人刁难,但学问一事,光是记忆背诵这块,他从小便过目不忘,他们学得远不如他广博精深;再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世家子弟并未离开过大晋,甚至有的从未走出过晋都,所以去过列国的他,能够结合很多现实的例子讲给他们听,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缺乏的东西,因而到了如今,来听课的人几乎乌压压一片,挤满了听堂。

池砚领着方照进入,方照望着现场的氛围,已经对他流露出几分崇拜的神色。

待池砚站到堂上,大家都冷静下来时,他只听池砚声音清朗道:“廖国有一谋士岑许,他算无遗策,但凡有他随军出征的战役,便能无往不胜,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何解?”

“因为他是天神派下来辅佐廖武王的,所以能够预知先事,断人生死。”

“因为他智谋超群,简直近乎神明。”

“岑许,能御鬼神而战,呼风好雨……”

……

池砚站在上方,任凭大家发言,就算答案十分荒唐,面上也没有任何异色,嘴角端着矜持温雅的笑,目光平和,这令人十分放松。

岑许,字破竹,三年前,被廖武王启用,其参加过的战役,莫不巧胜,甚至空手夺齐城,而战败的一方,皆言有鬼神入侵,遂岑许便被叫做鬼谋,也有人叫神谋,并且这种传言流传到各国,便更加神乎其神,只要提到岑许,便无不闻风丧胆。

“岑远是人,并非神。”池砚忽然朗声道:“察之微末,而知之千里。岑远擅察人心,擅长从细微之事,揣摩出很远的事。就比如下棋一样,当你才走一步,他便已经算好后面十步。岑远智取濮城,围兵三日,便不战而胜。众所周知,邬国干旱,尤其是濮城,又名日光之城,常年有八个时辰被阳光笼罩。一直以来,廖国便与邬国通商,那一年濮城的人时常为了水源而奔走,这种现象持续了整整三个月,岑远他早知道这种状况,却并未急着发兵,而是在等一个久旱逢甘露的机会……”

智取濮城时,岑许说他乃奉天命而来,是为辅佐神君下凡的廖武王,这濮城乃是日罚之城,今年的旱灾唯有他可以解,且三天之内,天必降暴雨,解救黎民。

岑许说这句话的第二天,天上便下了倾盆大雨,城内的将士当即打开城门,将岑许迎了进去,并归顺了廖国。

“久旱必然逢甘露,岑许的三日之言,亦不过是在赌,如果他所言有差,廖君依然会继续围困和攻打濮城。”池砚讲完了这个,大家虽然觉得很有道理,但仍然感觉岑许很厉害、很神秘,毕竟他说下雨,就真的下雨了。

池砚见状,思索了一下又将鬼火神兵之战拿出来讲。

“鬼火神兵,岑远胜在谋心,戴国之兵输给的是他们自己。”

池砚在上方不温不火的讲述着,将那些神乎其神的事情一点点掰开,讲给大家听,并且还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各国之间的商货往来,瞧出另一个国家的现状。

伴随着池砚的讲解,大家都入神不已,等他讲完之后,大家仍然意犹未尽。

“今日,大家可还有什么不解之处?”池砚耐心等着大家回神之后,这才出声相问。

池砚讲得清楚明了,大家都完全理解,于是皆齐齐摇头,不过想起祭火节——七公主八百里莲花坞逼他共渡一晚,崔小霸王挺身救美,世家之女纷纷出钱解难一事,大家不由好奇道:“不知道崔小姐和七公主你喜欢哪一个?”

池砚被大家问起这个,愣了一下,还没回答,下面的人就各自猜测起来。

“还是喜欢崔小姐吧,她性子虽然烈了一点,但毕竟是世家之女,七公主不过是庶出,还德行不好,与先生前途有碍呀。”

“就是,娶妻娶贤。七公主虽然貌美,但她那么嚣张跋扈,迟早要给你惹来祸端。”

……

面对众人的调侃,池砚沉默了。

他自来认为七公主强大,所以不畏惧流言。但是近来听到别人说她的不好,他心里竟然隐约有些不开心。

从前她一直忽视他的情感,忽视他对她的好。

所以他偏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他喜欢她,让她再也无法无视他,让她的世界充斥着他的消息,尽管那些事情会给她带来麻烦。

“我喜欢七公主。”

他很想这样大声的告诉他们,可真当话说出口的时候,却是变成了:“在下如今功不成名不就,上不足以光耀门楣,下不能荫蔽妻女,实在不想考虑儿女私情。“他眸光清正,面带微笑,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众人听得一阵恍然,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那个为了七公主散尽家财的人。

“哎!其实不考虑成婚,也可以……”

下面的人问不出什么,见池砚眉目清朗,气质高洁,只好遗憾地望着他叹气。

“我师父怎么能逃得出干娘的手掌心。”方照看着周围这群无知的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笑嘻嘻地向池砚走去。

这边,就在不远处,有一位老者,他听了池砚的言论,见他把岑许看得如此透彻,面上不由面露赞赏、嘉许等表情。

近来,世家女子皆为了此子争风吃醋,搅得满城风雨,他本以为池砚从列国周游回来以后,性子变得孟浪轻浮,心里隐隐还有些不满。

此刻见了他这副样子,只觉得实至名归,无怪乎众女如此喜爱,就连自己的不孝孙女,也为了她不顾宗族之责,不管礼仪廉耻,竟然装病从宫里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非卿不嫁。

“真是作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