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万福(重生)_分节阅读_2
可不知为何,这一世却与上一世有了出入。
二王爷高赐在拜完堂后,并未同上一世那般先去外头接赏,反是先与她行完洞房前头的所有繁礼。
阿慈脱身不得,蒙在喜帕下当是娇羞的新嫁娘,又不好仅凭一点揣测疑心便妄自开口说话。于是阿慈忍下了,等着二王爷揭盖头、饮合卺酒,心下则盘算着饮过合卺酒后,待屋里的闲杂人等都散去了,再与王爷私话便是。
然而她没料到,合卺杯落地,夫君却在她开口前,先一步于众目睽睽之下死了。
死时情状,与她竟是一模一样。
阿慈忆及此处,心上更只觉得千刀万剐,恨不能连扇自己几下——她分明知晓这一夜不太平,可自己最终却什么也没做成,重活一世,也不过是被人推着,按部就班地往前走而已,全然没能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是以她在王爷死后,唯独做了一件事——在王爷猝然倒地的当下,趁乱先收起了那壶水。
那会子,满屋子的仆妇婢女跪了大半,摇王爷的摇王爷,哭的哭,喊人的喊人,躲的躲,阿慈在伤心怖惧之余,也迅速将小桌上的水收了起来,藏在吉服的大袖中,悄悄地带来了西厢房。
阿慈心想,王爷的死状与她别无二致,想来死因也必是一样的,若上一世的自己真是因了这一壶水而死,则这壶水便是案子的关键所在。
可这一夜实在太漫长了。
诚如林嬷嬷所说的,要到明日,三法司的人才会来,眼下胡管家虽封了门,然而终究不过一纸封条罢了,歹人若有心,难保不会趁这长夜漫漫,前来将它毁了。
夜长梦多,变数太大,总是小心为好的。
想着,阿慈又不经意抬了抬眼,扫过适才藏水之处。
她如今身在一座全然陌生的府邸里,身旁没一个信靠之人,绝不敢轻易将那水的事情说出来。便是到了明日,三法司的人来了,她也需得小心谨慎,再谨慎些才是。
她想,是她对不住王爷,但若能还王爷一个公道,她还是要竭力一试的。
阿慈一面想,一面垂了眼,默默又将目光收回来。
然而目光回时,不经意间又掠过了满屋子妇人们的眼神。那些惊惧、哀凄,却又从眼眸的深深处,透出怜悯甚至隐隐还有一丝嫌恶的眼神,一道一道,有意无意却又不偏不倚地全落在她的身上。
阿慈一怔。
继而心下泛起酸楚,一时鼻尖发酸,眼又红了起来。
身前的炭火还在烧着,发出轻微的毕剥之声,隔着炉子传出的暖意熏着阿慈的眼,却是愈发干涩了。她的心中在这一刻填满了凛然萧寒之感,仿佛冬天业已提早来了。
漫长的冬天,就在这一夜揭下了它的盖头。
一时间,凄凉、凄楚、惊惶、无助,都随那外头渐起的北风,朝向阿慈的心间呼啸而来。
她在新婚当夜守了寡,实是一颗灾星。
一颗命硬的灾星。
她倒宁愿自己是死在了前一世,至少是她死去了,没有见过夫君的面,也就没有任何旁的念想。可偏偏她命硬至此,竟又活了过来。非但活过来了,还害死了自己的意中人。
若没了她,他会否便能躲过这一劫……
阿慈在胡思乱想之际,又别过头,默默抬手拭泪。
泪痕贴着脸,有些冰凉,忽而外头的帘子被人打起,灌入些风进来,将那冰凉泪痕吹得更冷了些。阿慈抬眼,便见一身着紫色粗绸直裾袍,留一把胡子,模样约摸四五十岁的男子进来了,林嬷嬷见了,唤了一声“胡管家”。
阿慈知晓这位便是王府管家,胡管家了,亦望向他。
只见胡管家行至阿慈身前一丈处,磕了个头,道:“老奴胡开源,见过娘娘。”
“胡管家免礼。”阿慈道,“今夜外头的事,全仗胡管家操持。”
胡管家爬起身来,又垂首道:“娘娘言重了,本也是老奴的本分,何况老奴随侍王爷多年,王爷如今……”
他话及此处,又打住嘴,没再往下说下去,可也已然勾起了一屋子的抽抽搭搭。
阿慈勉力压下又要泛出的泪,稳了稳神,抬眼问他:“胡管家来,可是有事要报?”
“是。”
“何事?”
胡管家道:“回禀娘娘,是四王爷求见。”
“四王爷?”阿慈略一蹙眉。
当此时,她人也无甚精神,哭了这么许久,双眼想必也是红肿不堪,私心里便并不想见。但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往后只怕少不得要仰人鼻息,念及此处,便又觉着少得罪一位是一位,遂还是朝胡管家一颔首:“请进来吧。”
“是。”胡管家应一声,便退下去了。
帘子打起,一闪而过透出外头的天,夜空深黑,倒是有一轮明月正于东面高悬。
作者有话要说:
嫂嫂万福,冲鸭!求收藏鸭!
第2页
第2章
四王爷来时,见到院子里正有三五成群的仆妇们扎堆,皆埋着脑袋在低声地说些什么,瞧见他从旁过,方才止住嘴,正过身子向他行礼,齐齐道一声:“四爷。”
这位四王爷名唤高羡,封号一个“睿”字,自幼便是与端王爷一处长大的。
先帝生有六子,嫡长子便是如今的陛下,大梁皇帝高巍,余下几位封了王爷的皇子里,病逝了一位,另有三王爷、六王爷去了封地,只留下与陛下一母同胞的二王爷和这位四王爷在京中。
但这位四王爷,虽自幼便与端王爷一处长大,却并非是当朝太后所出。
四王爷的生母容妃,早在诞下他数月以后便撇下这位幼子出家了,往后也一直居于京郊一处庵堂里修行。倒是被她撇下的这位四王爷,因太后见之年幼,于心不忍,遂才一直留在了身边抚养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