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杏素娘_分节阅读_326

  “刚从私馆回来,表舅开了个方子,说要买些药材,做出新的汤剂,也能揽到更多的客人。”

  闫濯是薛素的表兄,莲生便随了辈分,直接唤一声表舅。

  “你不想入宫直说就是,为何要先斩后奏?”她走到莲生跟前,手指点了点小姑娘秀气的鼻尖。

  莲生呐呐辩解,“临到近前才决定不去的,前几天一直都在思索,婶娘莫怪。”瞥见面色黑沉的叔叔,她又补充了句,“叔叔也莫要怪罪。”

  “罢了罢了,这次便先饶了你,下回若有什么想法,实话实说即可,可记住了?”

  莲生点头如捣蒜,哪有不应的道理?

  夫妻俩回到房中,坐了这么久的马车,薛素不免有些疲惫,她好似没骨头那般,歪在软榻上,杏眸半睁半合,显然是累极了。

  楚清河不动声色地走到门外,吩咐秋菊备水,等屏风后响起阵阵水声时,她才回过神来,藕臂如蛇般缠上了男人的颈子,低声哼哼着,“不知侯爷愿不愿意伺候妾身沐浴?”

  男人身量极高,站在小妻子面前,自上而下正好能瞧见微微敞开的襟口,精致的锁骨泛着粉晕,就跟花瓣一样娇嫩。

  他双目灼亮,缓缓颔首,嘶哑地吐出两个字,“愿意。”

  作品 卷 第208章 恶事

  闫濯身为名满京城的神医,能得到他赞誉的药方,自然是难得的好东西。

  只可惜品相上乘的药材大多被送到了素心堂,这是宫里面传下的旨意,普通百姓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拗圣上的吩咐。

  婶娘肚子里怀着身孕,万万不能再为这些小事而劳心费神,否则若是损了身子,后果不堪设想。

  心里这么想着,莲生便自己思索,四处踅摸着药商,只可惜商人大多逐利,在面对这种年轻生嫩的姑娘时,少不得会使出些手段,以此蒙骗。

  好在莲生这些年一直呆在颜如玉中,耳濡目染,也学到了几分,做生意时留了个心眼,没急着将药材买下来,而是货比三家,仔细挑选。

  正在她毫无头绪,满京乱逛时,突然听私馆的小丫鬟提到了陈家。

  这陈家是从洛阳来的商户,刚来京城不到半年,但因为讲究诚信,从来不糊弄客人,倒是积攒了不少名气。

  这天,她起了个大早,也没带芍药跟赵嬷嬷,独自一人去到陈家药材铺,按着方子记载的内容,挨样都买了点,打算拿回去给表舅瞧一眼,这样也不怕被人糊弄。

  手里提着药包,莲生兀自往外走,经过巷口时,看到一名年轻男子倒在地上,他面色发青,嘴唇泛白干裂,气息十分微弱。

  心里犹豫了一会儿,她雇了顶轿子,将这名男子带回了颜如玉,随即脚步匆匆地走到后院,急声道:

  “表舅,有人昏倒了,您快去看看。”

  听到小丫头咋咋呼呼的声音,闫濯不由翻了个白眼,嘴里念叨着,“咱们这是私馆,专门做女客生意的,你把病人带回来作甚?还不如送到对面素心堂去。”

  “这可不行,林家没有一个好东西,进门便会沾上一身晦气,我才不去。”莲生撇了撇嘴。

  甭看闫濯生的斯文俊秀,但他常年走南闯北,上山下河,就是为了找到珍稀的药材,因此也练出了一身腱子肉,走到跟前,先瞥了一眼,便将昏迷男子扛在肩头,快步折回了厢房。

  莲生紧跟在闫濯身后,问:“我看这人挺年轻的,得的什么病?”

  “不是得病,他是中毒了。”

  闫濯的医术比对面的林家人还要高超,只看了一眼,就能断定这人早年中了断肠草之毒,但医治的早,及时催吐,将毒汤排出了大半,余下的毒素积聚在四肢百骸中,虽不能要人性命,却会三不五时地发作,偶尔还会导致昏迷。

  听表舅仔细解释了一番,莲生不由咋舌,怎么也没想到世间竟有这么狠毒的人,将断肠草这种剧毒放在饭食中,骗人吃下肚,这样害人性命,难道就不怕遭报应吗?

  瞥见小姑娘的神情,闫濯也能猜到她的想法,“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但老天爷又不会时时刻刻都盯着下面,你把人带回私馆,准备如何安置?”

  莲生面露犹豫,吭哧了好半天才道,“婶娘先前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要不就先把人留在私馆吧,表舅您是神医,肯定能药到病除。”

  “店里都是女子,万一他冲撞了别人该如何是好?”

  “我留在这儿看着,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莲生举起手做起誓状,小脸儿紧绷,严肃认真的模样全然不似说笑。

  闫濯无奈地摇了摇头,“罢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可记住了?”

  小姑娘甜甜一笑,忙不迭地道谢,甚至还抢了丫鬟的活计,端茶送水好不殷勤。

  *

  这段时日,薛素呆在府里养胎,正好宁安也到了开蒙的年纪,她先教孩子背千字文,而后又换成论语,给他讲圣人的微言大义,自幼教导,让他明辨是非,以免将来走错了路。

  楚清河也在府邸中,他常年在战场上征战,弄不明白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但看着小妻子坐在桌前,手握毛笔,神情无比认真的教导宁安,他心头就会柔软下来,恨不得将那一大一小拥入怀中。